手機以其使用便捷靈活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工作生活中。手機通信是在一個開放的電子通信系統中進行語音和數據信息的傳遞。只要有相應的接收設備,就能夠截獲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的通話信息。手機打出的每一個電話都可能被監聽。
2000年,歐盟的一份報告就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建立了一個代號“梯隊”的全球電子監聽偵測網絡系統,這個系統一直在竊取世界各國的情報。“梯隊”在加拿大、新西蘭和澳大利亞設置了數十個大型地面接收站,動用了120顆衛星。整個系統在美國和英國設置兩個數據中心,大量截獲人們使用電話、手機、傳真機和計算機等通信工具傳輸的信息。一旦出現某些感興趣的關鍵詞,該系統就會將其自動記錄,然后將重要部分交給情報人員深入分析。同時美國政府還限制強大的加密技術的出口,這主要是為了使其情報機構可以更加容易地開展工作。除了“梯隊”之外,天上還有一些專門監聽手機的電子偵察衛星。如美國國家安全局專用的靜止軌道電子偵察衛星—“獵戶座”,它定點在西太平洋上空,24小時不間斷地接收亞洲國家的通信信號。在阿富汗戰爭中,美國就運用了這種偵察衛星來搜集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信息。由于害怕遭竊聽,據說本.拉丹一直不用手機。本.拉丹的得力助手、“基地”組織的二號人物阿布.祖巴耶達赫因使用手機暴露藏身地而落網。1996年4月,俄羅斯車臣叛亂的頭目杜達耶夫因手機泄密,被俄軍發射導彈擊斃。手機在待機甚至關機狀態下也能泄密。因為手機要與通信網絡保持不間斷的信號交換,由此產生的電磁頻譜,很容易被識別、監視和跟蹤。有一些手機本身就具有隱蔽通話功能,可以在不響鈴、也沒有任何顯示的情況下由待機、關機狀態轉為通話狀態,泄露秘密。情報專家直言,只要將手機放在身邊,你就無保密可言。中保委《關于加強手機使用保密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嚴禁使用手機談論國家秘密;不得將手機帶入涉及國家秘密會議的會場,因特殊原因帶入會場的手機應取出電池,大型涉密會議應使用移動通信干擾器;不得將手機帶入談論涉及國家秘密事項的場所,因特殊原因帶入的手機應取出電池或采取屏蔽措施;涉密單位的領導和重要涉密崗位的工作人員不得使用他人贈予的手機;使用其他帶有發射裝置而又無保密措施的無線通信工具,也應按照上述要求執行。實際上,不許帶手機進重要場所并非我國首創,一些發達國家的情報部門、軍方和重要政府部門都禁止在辦公場所使用移動電話,即使是關閉的手機也不允許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