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5G應用規模化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重要舉措,對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7月25日,全國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會上如此表示。現場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就前不久正式發布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進行了深入解讀。
《行動計劃》為未來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平將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打造IT(信息技術)、CT(通信技術)、OT(運營技術)深度融合新生態,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產業和標準體系雙支柱,網絡、平臺、安全等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5G應用“揚帆遠航”的局面逐步形成。在具體目標方面,則包括到2023年,5G在大型工業企業的滲透率要超過35%,個人用戶普及率要超過40%,每個重點行業5G示范應用標桿數超過100個等。
5G商用兩年來,我國5G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網絡建設快速推進,融合應用日趨活躍,產業生態穩步壯大,初步形成了系統性優勢。在網絡方面,我國以中國速度建設起全球規模最大5G網絡,5G基站96.1萬個,占全球70%以上;在市場方面,截至6月底,5G終端連接數超過3.65億,占全球80%,5G用戶滲透率達到17.8%;在應用方面,全國5G應用創新案例超過1萬個,數量和創新性均處于全球第一梯隊,全國已有超過600個三甲醫院開展5G+急診急救、遠程診斷、健康管理等應用;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00個,138個鋼鐵企業、194個電力企業、175個礦山實現5G應用商用落地。
推進網絡共享和異網漫游也將大幅降低5G建設成本。工信部這次提出,進一步深化鐵塔、室內分布系統、桿路、管道及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引導基礎電信企業加強協調配合,開展5G網絡共享和異網漫游,加快形成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邊遠地區一網托底的網絡格局,打造資源集約、運行高效的5G網絡。